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 非遗技艺 > “非遗”报道
同仁堂西黄丸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市级“非遗”
发稿时间:2022-04-19 11:15:24

9月29日,北京市政府公布了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公司的西黄丸传统制作技艺位列其中。这标志着企业悉心保存、传承至今的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制作技艺被赋予了更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认可。

作为一家有着350余年传承历史的中医药老字号,北京同仁堂积淀深厚,拥有一大批中药传统制剂方法和制药“绝技”,其中就包括西黄丸传统制作技艺。

 

2024澳门赤兔原料

▲同仁堂药目记载西黄丸生产历史可追溯至同治八年

 

同仁堂西黄丸的生产可以追溯到清代同治八年(1870年),其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热毒壅结所致的痈疽疔毒、瘰疬、流注,癌肿。同仁堂西黄丸传统制作技艺是同仁堂制药历史的见证,蕴含着同仁堂人特有的价值观,有文字记载的传承已150年历史。

 

同仁堂的西黄丸好在哪儿呢?

一、配方独特

西黄丸处方由牛黄、麝香、乳香(醋炙)、没药(醋炙)四味中药组成。牛黄、麝香属于珍贵的动物细料,消肿止痛、活血通经。乳香(醋炙)、没药(醋炙),有活血化瘀、散结止痛的功效。

二、选料上乘

在全国的西黄丸生产厂家中,同仁堂是唯一获许使用天然麝香和天然牛黄的生产厂家。企业生产所用天然牛黄、麝香均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同仁堂贵细药材鉴别专家芦广荣把关,绝对保证优质上等纯天然。

 

2024澳门赤兔原料

▲细料鉴别专家芦广荣、张志广、赵小刚对西黄丸中使用的天然牛黄进行鉴别

 

三、技艺精湛

在制药环节,西黄丸更是以其精妙、复杂的操作,成为中成药生产领域中的一颗“明星”,形成了包括粉碎和细料套研技艺、起模子泛丸技艺、阴干选粒技艺在内的独特的传统制作技艺。

就拿“细料套研”来说,西黄丸属于同仁堂传统泛制法糊丸制剂,使用熟黄米糊作为黏合剂,不仅能够延长药效,还能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但也因其粘性与制作难度较大,更考验制作的高超水准与技艺传承。

 

2024澳门赤兔原料

▲“培面”工序 

 

2024澳门赤兔原料

▲“起模子”工序   

 

在制作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把细料药材(牛黄、麝香等)和配料(熟黄米糊)简单混合,而是通过等量递增的方法进行加料,按一定的比例和时间间隔,依次加入原料后,不断地混合搅拌。通过技师的操作,最终可达到将天然牛黄、麝香等贵重药材均匀地分布在一粒粒药丸中,每粒药丸中的含量、成分必须一致,保证药效稳定。

再说“摇手筛”技艺,制作西黄丸,要达到“光、亮、圆、齐”的标准,用好手筛是基本功——一只手转,一只手摇,上千粒药丸均匀地在手筛中摊开,药丸一遍遍地通过筛子眼,最终才能选出合格的成品。

曾经有老师傅回忆说,刚入行的时候,根本记不清多少个晚上是在工位旁边摇着手筛度过的了,只记得练到最后,受伤血泡摞血泡,都磨成了老茧!

 

2024澳门赤兔原料

▲摇手筛工序 

 

摇完手筛,药丸还需要闯过“闯亮”环节,即上光工序。要保证药丸颜色正,而且光亮,细心观察把握包衣时机很重要,3-4个小时的闯亮时间更是必不可少。

 

2024澳门赤兔原料

▲古法闯亮工序 

 

由于西黄丸传统制作技艺工序多、标准严、要求高,一名学徒需要一到两年的学习方能出师,在同仁堂看来,这是对手艺与心境的双重磨练,也成就了同仁堂西黄丸“疗效显著”的好口碑。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作为同仁堂西黄丸主要生产场所,以创建的首席技师工作室为载体,实现了西黄丸制作技艺的有序传承。

 

2024澳门赤兔原料

▲首席技师李宁对产品外观进行检验

 

目前,西黄丸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宁,从工艺规程的理论知识到西黄丸制作的各个工序,从计算模子量、起模子到培面、上光等各道工序每个环节,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从而实现了精湛的西黄丸传统制作技艺薪火相传,人才队伍不断扩大。手筛上的一流功夫,老茧中磨出来工匠精神,正由新一代同仁堂人传承。